生活中,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长痣,有些人甚至从小就带有许多痣。但你知道吗?有些“看似普通”的痣,可能隐藏着恶性肿瘤的风险——黑色素瘤。
皮肤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皮肤癌,虽然发病率不如肺癌、胃癌那样高,但它的扩散速度快、死亡率高,一旦发现晚了,后果可能非常严重。那么,我们该如何区分普通痣和可能是黑色素瘤的“危险痣”?
一、什么是黑色素瘤?
黑色素瘤是一种源于皮肤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。它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,面部等曝光部位是好发部位之一。它也可能从一个普通痣“变异”而来,但也可能是突然新长出的“痣状物”。
早期发现的黑色素瘤是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的,但一旦出现转移,治疗难度就会大大增加。因此,早期识别、尽早治疗至关重要!
二、怎么判断痣是不是黑色素瘤?记住这“五个字母”!
医生常常用“ABCDE”法则来判断一个痣是否有恶变的可能:
A - Asymmetry(不对称)
良性痣一般是左右对称的,而恶性黑色素瘤往往是不规则、不对称的。
B - Border(边缘)
普通痣边缘光滑、清晰;恶性痣的边缘则模糊、锯齿状、不规则。
C - Color(颜色)
正常痣颜色均匀,通常是棕色或黑色;黑色素瘤常呈现出两种以上的颜色,如深棕、黑、红、蓝或白色等混合出现。
D - Diameter(直径)
一般来说,直径大于6毫米的痣更值得警惕。但小于6毫米的也不能完全排除风险。
E - Evolution(演变)
如果一个痣近期有变大、变色、变形、出血、发痒、溃疡等变化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
如果你身上的痣符合上述任何一项,建议及时到医院的皮肤科或肿瘤科做专业检查,必要时可以进行皮肤镜检查或活检确诊。
三、黑色素瘤和“晒太阳”有关吗?
答案是:非常有关!
长期日晒是黑色素瘤的重要危险因素,尤其是反复晒伤、过度暴晒后皮肤起水泡、脱皮等严重反应。紫外线会损伤皮肤细胞的DNA,从而引发癌变风险,尤其是对皮肤白皙、容易晒伤的人群更为危险。
四、防晒=防癌,做好这些才靠谱!
皮肤科医生建议,无论年龄大小、肤色深浅,只要出门,尤其在春夏季节、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紫外线强的时间段,都应该采取防晒措施。以下是几个有效的防晒建议:
使用防晒霜:选择SPF30以上、PA+++的广谱防晒产品,出门前15-30分钟涂抹,并每2小时补涂一次;
穿戴遮阳装备:外出尽量戴帽子、墨镜,穿长袖衣裤;
避开高强度日晒:尽量避免在中午时段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;
避免使用晒黑设备:人工日晒设备(如美黑灯)也会发出大量紫外线,同样会增加患黑色素瘤风险。
五、哪些人要特别警惕?
以下几类人属于黑色素瘤的高危人群,更应重视痣的变化和防晒:
有家族中患过黑色素瘤的人;
身上痣特别多(超过50颗)或有不规则痣的人;
肤色浅、头发淡、眼睛颜色浅的人(紫外线耐受力差);
曾经严重晒伤或经常日晒的人;
曾做过免疫抑制治疗或器官移植患者。
发现异常及时看,别等出事才后悔!
虽然大多数痣都是良性的,但一旦发生变化就不能掉以轻心。黑色素瘤如果能早发现、早治疗,五年生存率可以超过90%;但如果等到出现转移,治疗就非常困难了。记住:“定期检查+正确防晒”是预防黑色素瘤的关键。关注自己和家人的皮肤健康,不要让小小一颗痣,演变成致命的威胁。如果你有疑似痣发生变化,或不确定是否属于“危险痣”,建议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,别自己猜测或忽视!健康从“痣”开始,每一个人都值得关注。